访问量:250224

工程地质

  • 黄河玛尔挡水电站地质构造分析及地震安全性评价研究

    李瑞卿;王志通;付建伟;林佳明;吕悦军;

    为了评价地震对玛尔挡水电站工程建设和安全造成的影响,通过近场区地震构造环境和地震活动性,采用综合概率法分析了近场区地震危险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确定峰值加速度、地震规准反应谱和基岩加速度时程等工程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结果表明:玛尔挡坝址位于柴达木-阿尔金地震带内,场地地震危险性主要受中近场强震的影响,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其中中铁7.0级潜在震源区、玛沁8.0级潜在震源区、玛沁-玛曲7.5级潜在震源区和阿万仓7.5级潜在震源区对玛尔挡坝址的影响最大;工程场地50年超越概率10%、5%和100年超越概率2%、1%的基岩峰值加速度分别为149、205、357 gal和435 gal;在地震条件下,地震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滚石等,滑坡、崩塌、卸荷体,对坝址区未产生直接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玛尔挡水电站工程抗震设计提供数据支撑,也为其他水电站的地震安全评价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No.214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2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 黄河玛尔挡水电站水库诱发地震的预测

    王志通;李瑞卿;付建伟;刘志斌;吕悦军;

    为防止水库诱发地震对电站运行及周围居民生活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结合黄河玛尔挡水电站区域工程地质概况、近场区地质构造及主要断裂分布情况等资料,进行诱发地震可能性的预测,分析库区地震地质背景对诱发地震的影响并采用概率法预测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及水库诱发地震最大震级估算,综合分析、预测该电站的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水库蓄水后岩石荷载的增加、孔隙压力的变化、岩石强度的降低、小震后诱发水库微震的可能性较小;库区地质构造背景:场区内玛沁-泽库断裂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场区段活动弱,有诱发中小地震的可能,库区岩性特征、岩溶特征不会诱发地震;概率预测法估算可知单因素库深(0.263)、多因素库深(0.351)均超过临界概率0.2,存在诱发地震的条件;水库诱发地震:综合影响系数预测最大震级5.1;断裂破裂长度预测最大震级4.2。

    2025年03期 No.214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基于伪随机流场法与水下机器人融合的水库大坝渗漏探测研究

    赖胜;牛志杰;张明财;

    为了解决中国西部高寒地区小型水库渗漏隐患诊断难题,以玛尔挡水电站大坝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伪随机流场法与水下机器人技术协同的渗漏探测方法,通过伪随机流场法的单-三分量电磁场协同探测,结合异常系数(k)和渗水相对占比的量化评估体系,初步识别渗漏异常区;利用水下机器人对异常区域进行光学成像与喷墨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单-三分量协同探测技术,能成功识别出右岸边坡、左岸坝肩及左岸岸坡的渗漏异常区域,右岸边坡的渗漏占比为72%,推测右岸边坡是主要渗漏来源;通过智能水下机器人对异常区域进行光学成像和喷墨试验证明,采用伪随机流场法探测的成果准确、可靠。该方法可实现渗漏区域从定性判断到定量评估的跨越,可有效提升了探测结果的可靠性。

    2025年03期 No.214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环境保护

  • 玛尔挡水电站升鱼机系统设计研究

    陈浩;马啸飞;赵莹;牛乐;寇晓梅;

    为解决玛尔挡水电站建成后河流连通性问题,围绕玛尔挡水电站升鱼机系统的设计,在鱼类生物学特性研究和流场模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工程过鱼对象特性、坝下流场情况、升鱼机布置、转运放流设计研究。结果表明:玛尔挡升鱼机系统布置2个集鱼建筑物,分别位于大坝下游挡墙与2号尾水隧洞出口左侧,诱鱼流速建议值为0.64~1.04 m/s,工作水位变幅为3 079.70~3 084.46 m。研究成果可为水电工程过鱼设施设计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No.214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高次团粒喷播技术在黄河玛尔挡水电站边坡修复中的应用

    张恒;夏朝辉;鲍芳辰;

    边坡开挖是水电站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程活动,不仅会形成大量裸露高陡边坡影响美观,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为消除这种电站建设形成的“马赛克景观”,以黄河玛尔挡水电站建设项目为例,在对高次团粒喷播技术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电站高陡边坡生态修复前后的效果及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次团粒喷播生态防护技术在电站高陡边坡的生态修复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水电站生态环境,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可为同类建设项目边坡生态修复提供借鉴。

    2025年03期 No.214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金属结构

  • 青海黄河玛尔挡水电站金属结构设备防冰冻措施

    韦晨阳;李岗;翟超;张御翎;

    青海黄河玛尔挡水电站处内陆高海拔、严寒地区,冬季寒冷,持续时间长,蓄水后库区会形成冰盖,金属结构设备存在运行安全隐患。为保证玛尔挡水电站金属结构设备在冬季严寒天气下能够正常运行,针对有冰冻风险部位的金属结构设备,研究提出了适宜的防冰冻措施。结果表明:在溢洪道弧形工作闸门门叶面板上游侧设置压缩空气吹泡装置,门槽埋件预埋加热电缆;泄洪放空洞偏心铰弧形工作闸门门叶面板下游侧设置加热板;进水口坝顶移动式启闭机减速器设备都配有加热装置,并使用低温润滑油脂;液压启闭机油箱中设置了加热装置,且使用低温抗磨液压油,防冰冻效果显著。运行结果表明上述部位设备运行良好,可为高海拔、严寒地区的水电站金属结构设备防冰、融冰设计提供借鉴。

    2025年03期 No.214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水电站泄洪放空洞高水头、大型化闸门水力与流激振动特性研究

    翟超;韦晨阳;李岗;李会军;

    为解决水电站泄洪放空洞高水头带来的振动、补气不足及门槽空蚀等问题,以玛尔挡水电站泄洪放空洞进口闸门为研究对象,通过水力学及水弹性模型试验,研究泄洪放空洞进口闸门水力学与流激振动特性。结果表明:工作闸门小开度时,事故闸门闸后缺口独立补气、工作闸门大开度时,事故闸门闸后缺口联合工作门槽共同补气;动水闭门特性研究表明,最大闭门力随开度增大呈“先稳后增”趋势,负压效应在工作闸门大开度工况中显著加剧闭门荷载,最大增幅32.16%;工作闸门在相同开度下,随着上游水位的增加,工作闸门的平均振动位移也逐渐增加;振动测试显示两类闸门动应变主频集中于0.007~0.013 Hz,振动响应主要由水流脉动荷载诱发。研究成果可为水工闸门设计与改造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No.214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水工混凝土材料

  • 高原严寒地区泄水建筑物抗冲耐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试验研究

    陈云;李红心;胡志刚;李鹏辉;

    为解决泄水建筑物超高速含沙水流的抗蚀耐磨和高冻融循环交替作用的破坏问题,确保泄水建筑物安全运行,通过优选抗冲蚀材料,开展各种不同材料组合的配合比试拌及各项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推荐的9个抗冲磨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拌和物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均能满足设计要求,综合考虑各配合比混凝土的抗冲耐磨性能、变形性能、热学性能、经济性等因素,最终推荐编号为MK-2的配合比为主要施工配合比,在水胶比为0.33,用水量118 kg/m~3,粉煤灰掺量20%,硅粉掺量3%,砂率32%的情况下,混凝土抗冲耐磨强度达到了18.7 h/(kg·m~2),其抗冲耐磨性能最优。实践证明,连续运行了10个月(含1个冬季)的泄洪放空洞和连续运行3个月的溢洪道抗冲耐磨混凝土未发生大面积的、较严重的冲蚀破坏,混凝土抗冲磨性能优良。

    2025年03期 No.214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粉煤灰对玛尔挡水电站面板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苏安双;翟迎春;高小建;

    为了满足玛尔挡水电站面板混凝土高抗冻性设计要求,通过试验研究了粉煤灰掺量(20%、25%和30%)对C30混凝土新拌性能、力学性能、抗渗性能、抗冻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掺量增加,混凝土的力学强度略有降低,但混凝土胶凝材料水化放热速率和总放热量明显降低,有利于面板混凝土的早期温度控制。3种粉煤灰掺量的混凝土抗渗性和抗冻性均达到W12和F400设计要求。此外,粉煤灰的掺入显著降低了水泥石内部CH的含量,并且能够细化水泥石基体内部的孔隙结构。因此,综合考虑强度和长期耐久性,建议粉煤灰掺量为30%。

    2025年03期 No.214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生态环境

  • 玛尔挡水电站升鱼机系统诱集鱼建筑物数值模拟及水工模型试验研究

    赵莹;贺翠玲;张淼;陈浩;李鹏峰;诸亮;张若羽;

    为了解决高坝工程鱼类上溯问题,以玛尔挡水电站升为例,以三维数值模拟和水工模型试验为手段,对诱集鱼建筑物的体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进水口、分隔墙的尺寸是诱集鱼建筑物的关键参数,通过优化关键参数,使得适宜诱鱼条件的水流分布区域面积提高了60%,提出的诱集鱼建筑物体型可满足该工程需要,可为高坝工程诱集鱼建筑物设计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No.214 57-6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高寒地区水电站坝下三维流场模拟与生态过鱼通道评估——以黄河玛尔挡水电站为例

    李鹏峰;贺翠玲;史蝶;刘广乾;刘泳佚;荆海晓;

    为了评估高寒地区水电站坝下生态过鱼通道的可行性,分析高寒地区水电站运行对鱼类洄游的生态影响,以黄河玛尔挡水电站为例,基于Flow3D软件构建三维水动力模型,模拟小机单机(73.88 m~3/s)、大机单机(322.02 m~3/s)及组合工况(总流量395.91~1 288.12 m~3/s)共5种典型运行条件下的坝下流场分布,量化分析河道流速分布规律,提出升鱼机系统布置方案。结果表明:坝下700 m河段流速呈左岸高、右岸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右岸低流速区(0.3~0.8 m/s)在全部工况下稳定存在,面积占比达35%~48%,垂向流速梯度小于0.2 m/s,满足鱼类洄游需求;流量由73.88 m~3/s增至1288.12 m~3/s时,左岸最大流速从0.8 m/s升至3.2 m/s,但右岸低流速区范围仅缩减12%,仍可作为有效生态通道;升鱼机系统最优布置位置为2号尾水洞上游侧(位置(2)),其流速范围(0.6~1.2 m/s)覆盖鱼类感应流速阈值(0.071~0.75 m/s),各工况诱鱼达成率为100%。建议结合动态调流以维持右岸低流速区功能,研究成果可为高寒地区水电站生态治理提供量化设计依据。

    2025年03期 No.214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湖库生态保护策略研究——以长治市漳泽湖为例

    孙学良;唐君言;

    为了解决漳泽湖面临的水质富营养化、入湖水量锐减及湖滨带生态退化三大问题,为缺水型城市湖泊治理提供范式,以长治市漳泽湖为例,系统分析了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提出了“开展全流域、全过程、全要素的系统化水体治理模式,分区域、分级别、分类型的圈层式空间管控体系,践行保生态、促转型、抓发展的生态化发展模式”的全方位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策略。实践表明:水质从Ⅳ类-劣Ⅴ类提升至Ⅲ类;年增清洁入库水量0.18亿m~3,灌溉水利用系数提升至0.71;生态保育区扩增18.6%,防洪达百年一遇标准。该模式通过“系统修复-空间管控-产业协同”机制,实现了水质水量协同保障与生态空间优化,为类似缺水型城市湖泊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综合解决方案。

    2025年03期 No.214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5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水工结构与施工

  • 黄河玛尔挡水电站枢纽布置

    吴峻峰;李敬昌;翟迎春;韩鹏辉;杜生宗;王永胜;

    玛尔挡水电站是黄河龙羊峡以上河段工程规模大、建设条件好的重点项目,前期勘测设计中,结合坝址区水文、地形地质等条件,对坝型、枢纽布置及建筑物设计等重大技术问题开展了大量论证研究及综合比选,选定方案较好适应了建设条件,可为高海拔严寒地区枢纽布置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No.214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黄河玛尔挡水电站岩壁吊车梁锚固受拉锚杆和岩台面应力特性研究

    李敬昌;石广斌;

    玛尔挡水电站桥机轮压较大,岩壁吊车梁锚固受拉锚杆的应力量值直接影响锚杆布置和材质的选择。通过建立岩壁吊车梁与围岩相互作用非线有限元数值模型,采用具有张拉和滑移功能的节理单元模拟岩台与岩壁吊车梁结合面,用具有滑移力学特性锚杆单元模拟岩壁吊车梁锚固受拉锚杆。结果表明:岩台直立面的粘结力对岩壁吊车梁锚固受锚杆轴向应力影响非常明显,较大值基本位于离孔口3.0 m范围,随后快速衰减;斜向岩台面法向压应力基本呈三角形分布。岩壁吊车梁锚固受拉锚杆能够满足稳定要求;计算分析结果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借鉴作用。

    2025年03期 No.214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黄河玛尔挡水电站地下厂房结构抗振特性研究

    魏康康;刘静;蒲诚;黄华;周画画;杨惠哲;

    通过对玛尔挡水电站地下厂房结构的自振特性及动力响应进行分析,评估其抗振性能。研究首先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厂房结构的自振频率和模态,并进行共振校核,接着基于谐响应法研究厂房结构在机组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最后提出抗振减振措施。结果表明:厂房上下游侧的约束条件可以有效地增加厂房结构的刚度,自振频率与激振频率的错开度基本均在20%以上,满足厂房抗振要求。厂房各典型部位的振动位移、振动速度和振动加速度均小于控制标准,但下机架基础局部应力集中现象明显。总体而言,玛尔挡水电站地下厂房结构设计合理,抗振性能良好,但下机架基础需要采取提高混凝土强度或者增强钢筋配置等措施,以确保厂房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2025年03期 No.214 88-93+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爆破荷载对既有厂房围岩及支护结构稳定影响

    蒲诚;李敬昌;李跃涛;魏康康;黄华;

    依托玛尔挡水电站工程,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泄洪放空洞爆破施工对下部既有洞室塑性区分布及支护结构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厂房开挖结束后,玛尔挡地下厂房整体稳定,支护结构布置合理,围岩塑性区分布均处于支护结构作用范围内且未贯通,不会对洞室围岩稳定产生影响;除洞室交叉口支护结构受力较大外,支护结构受力均小于设计限额。泄洪放空洞爆破开挖对既有洞室塑性区分布影响较小,爆破荷载作用下地下洞室附近塑性区分布与开挖完成后塑性区分布相差不大。爆破应力波在围岩中的传播速度及能量均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爆破荷载对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影响主要与距起爆点的距离有关,而与开挖后围岩应力集中及塑性区分布无关,距起爆点越远,则爆破荷载对其影响越小。

    2025年03期 No.214 94-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黄河玛尔挡水电站进水塔静动力分析

    周画画;何磊;魏康康;蒲诚;

    为研究玛尔挡水电站进水塔的稳定性,采用基于场地谱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同时考虑顺水流向、垂直水流向和竖向的地震作用,对玛尔挡水电站进水塔进行静动力分析,分析塔体应力分布状况及产生的原因,以及在设防地震工况下进水塔的位移和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工况下,进水塔最大位移为19.43 mm,数值相对较小;塔体结构拉应力可控,各部位均可通过加强配筋解决;压应力集中现象主要出现在横向连系梁处,最大压应力值为-23.75 MPa,控制值均出现在静-动的设防地震工况中,且地震对塔体的位移值及应力值影响较大,但均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该进水塔结构稳定性方面能够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

    2025年03期 No.214 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狭窄河谷特高面板坝坝体填筑料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凌华;傅华;吴峻峰;翟迎春;

    为了分析玛尔挡狭窄河谷特高面板坝坝体填筑料的力学特性,研究填筑料在低应力和高应力条件下的力学特性参数、三轴流变特性及堆石料与岸坡接触面流变特性。结果表明:玛尔挡填筑料岩性较好,碾压后小于5 mm颗粒含量偏低、孔隙率也较低,力学指标较优;堆石料力学特性参数随应力变化,相比高应力情况,低应力条件下线性强度指标c值小、φ大,非线性强指标φ_0大、△φ高,K低、n值大,但K_b值高、m值小;三轴流变试验的剪切变形和体积变形存在交叉影响,剪切变形主要与应力水平或剪应力相关、体积变形主要与围压相关,岸坡与堆石料接触面的水平剪切流变变形随应力水平和垂直应力的增加而增大,但整体而言与应力水平更为密切相关;应力控制条件也是影响流变量及其稳定时间的重要因素,当应力基本相当时,三轴流变试验得到的轴向应变或剪切应变要大于接触面直剪流变量,且也需更长的稳定时间。

    2025年03期 No.214 107-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高海拔严寒地区狭窄河谷玛尔挡高面板坝坝体变形控制

    翟迎春;王家元;李思蕾;

    坝体变形控制是面板堆石坝设计和施工的关键技术问题。玛尔挡水电站面板坝属高海拔严寒地区狭窄河谷的200 m级高面板坝,河谷拱效应明显,通过室内和现场试验、理论计算的系统研究,制定了大坝变形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实测初期蓄水坝体最大沉降为坝高的0.4%,预测15 a坝体最大沉降为坝高的0.55%,最大沉降值为116 cm,与国内外同类工程相比较属较小水平,达到了设计预期目标。

    2025年03期 No.214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考虑堆石坝填筑过程的随机有限元模拟方法研究

    王芳;李国英;翟迎春;李敬昌;

    随机场理论常被用于描述土体材料物理力学性质的固有空间变异性。为将堆石坝填筑过程中现场检测参数作为有限元数值分析计算参数的确定依据,同时避免完全随机场夸大材料变异性的不足,采用Kriging方法构建了堆石料压实质量参数的约束随机场,基于大型三轴剪切试验结果建立了孔隙率与邓肯E-B模型主要参数间的定量关系,进而构建了模型参数的随机场,开展了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坝体有限元应力变形计算分析,并与确定性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土石坝工程应考虑填筑过程对材料力学性能随机性的影响,利用填筑过程中有限的压实质量检测数据能有效反映堆石料参数空间随机分布情况;采用随机场模拟后的最大沉降主要在86~10 cm范围内波动,集中于93 cm左右,大于确定性分析结果91.03 cm,若不考虑材料参数的随机性可能导致计算结果低估了坝体变形。

    2025年03期 No.214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黄河玛尔挡水电站泄洪雨雾边坡块体稳定性分析

    李春祥;陈东运;杜威;

    为了分析玛尔挡水电站泄洪雨雾边坡块体的稳定性,以玛尔挡水电工程泄洪雨雾高陡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块体理论对边坡块体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工况及开挖坡比条件下楔形体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各工况边坡楔形体稳定性随楔形体高度变化主要呈指数型函数分布且当高度大于35 m后稳定性系数趋于稳定;暴雨工况楔形体稳定性系数在坡角小于35°时主要受坡角影响,坡角大于35°时受后缘拉裂面与坡面距离影响较大;通过一定坡比开挖边坡并采取工程措施使楔形体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可以增加其抗滑力、减小其下滑力来提高楔形体稳定性。

    2025年03期 No.214 124-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黄河玛尔挡水电站泄洪放空洞工作门槽段防空化措施研究

    王志刚;韩鹏辉;张东;高建标;

    泄洪放空洞是玛尔挡水电站的重要泄水建筑物之一,其工作门槽段因海拔高、流速大,空化空蚀风险较大。为了降低工作门槽段空化空蚀的风险,通过几何比尺为1∶35的减压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工作门槽段跌坎下游不同底板型式对底空腔水流形态及掺气状态的影响,证实了在库水位为3 224.00~3 275.00 m,工作弧门开度为0.25、0.50、0.75和1.00时抛物线型底板型式的可行性。此外,通过系列对比试验,分析了边墙典型突体对水流空化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利于工程安全的边墙不平整度控制要求,为玛尔挡水电站泄洪放空洞工作门槽段的施工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亦可为类似高海拔、大流速泄洪建筑物的设计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2025年03期 No.214 13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黄河玛尔挡水电站竖井旋流洞竖井段水力特性研究

    唐中;朱颖儒;魏柯榜;杨莹;吕佳丽;

    为了揭示竖井旋流洞竖井内部流体水力特性,基于CFD数值仿真计算,对黄河玛尔挡水电站工程竖井旋流生态放水洞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数值计算结果同水工模型试验做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竖井内水体为旋流状态,贴壁流动,竖井中心则充满了气体;越往竖井下部,贴壁的流体厚度逐渐变薄,并在竖井后半段趋于稳定。竖井内流体流速可大致分为竖向流速v_z和切向流速v_0。竖井内水体v_z总体逐渐增大,但增幅逐渐减小;水体切向流速v_0在收缩段逐渐增加,在竖井标准段则逐渐减小。气体流速由通气孔流入时初始流速较大,但在竖井内同水体碰撞掺混后,流速总体呈降低趋势,直至竖井下半部分还会有二次环流形成。竖井内壁面压强均为正压,收缩段为壁面压强最大的位置;竖井内壁面附近水体的压强总体程降低趋势,压强同样在收缩段最大,进入竖井标准段后,井壁附近水体压强逐渐降低,并在竖井中下部基本保持稳定,最小压强为正压,不会产生空化。竖井内流态、流速、压强等水力特性分布规律相互吻合。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2025年03期 No.214 137-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黄河玛尔挡水电站导流洞超期服役风险及下闸蓄水应对措施研究

    贺智安;黄艳艳;王永胜;

    针对下闸蓄水过程中导流洞超期服役、下闸时机选择、生态流量控制及复杂地质条件等风险,研究提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研究表明:导流洞因长期运行存在闸门槽混凝土局部损坏及冲蚀问题,需通过水下修复、异物清理及渗漏分级预案确保下闸安全;基于水文特征与工程目标,确定工程最优下闸窗口期;最小下泄流量设定兼顾下游水电站发电需求与河道生态保护;库区近坝段不良地质体通过动态监测和分阶段蓄水速率控制有效降低失稳风险。通过科学规划和风险管控,玛尔挡水电站成功实现了下闸蓄水目标,可为类似工程下闸蓄水提供借鉴。

    2025年03期 No.214 14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施工管理

  • 黄河玛尔挡水电站建设工期管理优化

    李红心;王海涛;王宇;

    玛尔挡水电站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镇,平均海拔3 200.00 m,具有高寒、高海拔、低气压的“两高一低”特点。工程自2021年4月全面复工以来,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两年的新冠疫情管控和紧张的建设工期,为确保工程按期下闸蓄水及投产发电,建设单位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及时过程纠偏,实现了关键线路上的工期大幅提前,确保了电站按期蓄水发电。

    2025年03期 No.214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下载本期数据